您当前位置:中铁二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新闻中心 >> 公司信息 >> 浏览文章
君不见,黄河飞流急湍凭九天揽月之势纵横华夏,究其源流,竟是汇聚江河湖泽,成于滴露;君不见,铁脉纵横虹桥飞渡,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之气魄,塑丰碑座座,使“开路先锋”旌旗飘扬,观其始末,竟是一代代筑路人筚路蓝缕,凝风霜与血汗而成。
不凡,起于平凡;平凡,亦是不平凡。 一个集体,就如同一台巨大的引擎,每个人都是其中的一个零件,每个零件都有自己的职责,正是这一份坚守,一份执着,一份热爱,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汇聚成了引擎向前的源源动力。近年来,二公司的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一个个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人。他们平凡,因为他们都是在自己的岗位上,认认真真做好本职工作;他们又不平凡,正是因为他们那份对本职工作的挚爱与坚守,让平凡的工作显得不平凡。他们的名字不仅被人挂在嘴边,更被人们记在心里,成为学习的典范,效仿的榜样,他们用坚守、用奋进、用踏实书写着新时期二公司人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不朽诗篇。 用坚守谱写豪情 有这么一个人,曾经一度,同事们特别是“老辈子”们非常担心这个小伙子能否很好融入艰苦的施工企业,甚至有人认为,一看他这“细皮嫩肉”的外表,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筑路人。但这个在孩提时代因看见工程师的背影而在心底埋下工程梦种子的年轻人,凭借着对岗位的挚爱,将自己深深扎根于二公司这片成长成才的热土,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令人倾佩的青春赞歌,在十五年的时间里,从平原到高原,从国内到国外,从见习生成长为高级工程师,他始终怀揣梦想,行走在逐梦路上。他创造了连续两年均有5个月施工产值上亿元的“乌阿速度”,仅2014年一年就在新疆片区创造8.3亿元的“经营奇迹”,他就是现任二公司副总工程师兼乌鲁木齐地铁项目部项目经理、党委书记潘万云。 他参与建设的工程项目连获殊荣,战果辉煌。摩洛哥项目多次接待摩洛哥国家铁路局及其地方大学观摩学习;菏曹项目获得“文明施工优胜单位”等荣誉称号;厦蓉高速公路AT18标“摆牛1号特大桥”获“火车头优质工程”奖;乌阿高速公路项目更是多次获得新疆在建项目从业单位“双A级”信誉评价、北疆片区施工单位安全、质量、进度、维稳工作“先进单位”、新疆交通厅工程年终综合大检查“第一名”等荣誉。在建的乌鲁木齐地铁项目在开局之年便获得2014年度履约考评第二名、2014年度先进单位等荣誉。 硕果累累的背后,是十五年如一日的坚守,是数千个晨晨昏昏的辛苦耕耘。刚到工地,他每天坚守在施工一线,汗水蒙蔽了眼镜,工具磨破了双手,从不叫苦;再大再多的困难,他说起来时,脸上都带着微笑。刚过见习期,便被调至宁启项目部担任四队技术主管,负责项目四队全长9公里的路基、桥涵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他从施工生产、安全技术管理到对外征地拆迁各方面都亲力亲为、狠抓落实,该队所承建的工程获得了中铁二局“安标工地”及业主评选的“优质样板工程”等多项荣誉。平凡的工作,平凡的人,平凡的日日夜夜,但那份孜孜不倦的坚守与执着成就了不平凡,为如歌的岁月谱写了铿锵的曲调。 他是中铁二局十大杰出青年——潘万云,他告诉我们:平凡,亦是不平凡。 用奋进镌刻荣光 在社会上常常有这么一种说法,说 80后是“垮掉的一代”,大多数80后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在温室中长大,经不起磨难更没有担当,尤其是在极其考验意志力和坚韧性的施工单位。但是就在很多人认为留不住年轻人的工地上,一个个活力四射的年轻人从先辈手中接过开路先锋的大旗,将信念根植于建设的热土。 在二公司,很多人,尤其是跟他共事过的人,都会深深记得“东哥”这么一个亲切又熟悉的名字,当然还有那句略带戏谑的“东哥,你怎么看?”他就是中国中铁优秀青年项目经理——李东。 李东是一个平凡的80后,和所有的年轻人一样,带着朝气蓬勃的锐气和活力,在生活中,他是朋友的好哥们儿,讲义气、重感情都是他的性格标签。 在华北平原的6个年头里,李东从工区长晋升为项目经理,从为人夫上升至为人父,从重技术强管理到大事小事满盘抓,平添的是责任,增重的是压力。在无数个平凡坚守的日夜里,他始终以梦为马,用年轻人的锐气和对岗位执着的坚守,打造了“石武速度”,铸造了“津保理念”,用一个个出人意料的传奇回馈了平凡而又不平凡的岁月 。 石武项目部承载着公司许多人美好的回忆,这是2008至2010年间公司在建的最大项目,也是公司又一次涉足高铁技术领域。单月完成施工产值1.15亿元;单月完成墩身157个;首座完工桥梁 、首段填筑完毕的路基都出于此处。对于“东哥”,他的这段筑路岁月苦涩却饱含激情,辛酸却满怀甜蜜,每一个重、难点工程,每一场艰难险仗,都充斥着他忙碌的身影。李东说,是石武造就了当今的他,是石武给予了他一生最宝贵的财富。 2010年初,李东被抽调主抓项目部主跨达128米的跨石环高速连续梁,过程中,他与技术骨干及现场领工员每日召开碰头会,商讨具体施工方案,在其精心组织下,连续梁挂篮施工达到7了天一个节段的惊人速度,短短数月就优质高效的完成了全部连续梁建设,获得了包括铁道部副部长卢春房及北京铁路局副局长范钦爱在内的高度肯定和赞扬,不仅提前实现了合龙目标,也为公司赢得了荣誉。这一年里,李东获得了上级及项目部的多项表彰,“石武员工之星”、“年度优秀工作者”、“十大建设功臣”。这些成绩的获得,让众多筑路前辈见证了一个青年才俊的成长,同时也见证了一个平凡的80后不平凡的成才之路。 2010年10月,经历石武项目的洗礼,处事沉稳、为人诚恳、员工爱戴的李东被任命为津保项目部项目经理,一场华丽的蜕变,李东成为二公司当时最年轻的项目经理。但他没有在荣誉面前沾沾自喜,既然选择了前方就只顾风雨兼程,他的脚步永远在前行的路上。在历经了2011年的铁路建设停摆期、2012年的公司“执行力建设年”活动、2013年的项目施工大战等事件的洗礼后,他又提出全新的管理思路,这种全新的管理思路后来被提炼出来,成为“津保理念”,即从“服务员”角度审视管理者工作。这一创新理念的提出完全颠覆了传统的管理思维,项目部在此种理念的指引下,获得了公司“四好班子”、安全生产管理先进单位等一系列集体荣誉。而李东则以自己出色的管理技巧、创新的思维方式、务实的工作作风赢得了中国中铁优秀青年项目经理、二公司“首席职工”、“十大杰出青年”等一系列个人荣誉。 面对诸多荣誉,李东的回应显得轻描淡写,他诚恳的说: “要说什么特别的诀窍我还真说不出来,我只是认认真真做好了自己的本职工作,立足岗位去思考,去实践。荣誉,更多的应该是集体的。”这看似朴实无华的话语中满满都流淌着二公司人恪守尽职的热血,满满都洋溢着筑路人爱岗敬业的精魂。 他是中国中铁优秀青年项目经理李东,他说:平凡,亦是不平凡。 用踏实书写人生 如果你还固执地认为只有身居高位才能有所作为,如果你还偏执地看不起平凡的岗位和平凡的人,那么,我将介绍一个人给你认识,他只有初中文化水平,凭着对工作的满腔热忱和孜孜不倦的学习,最终于2002年成为公司第一位隧道工技师。他就是关寿东,在严谨务实的工作态度感染下,在平易近人的处事风格熏陶下,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老关”。 1994年,正直青春年少的老关,在父亲的言传身教,循循善诱下接过了开路先锋的大旗,成为一名光荣的铁路工人,初进公司的老关便心中扎根下要在隧道开挖方面做出一番成绩的信念。“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历经米花岭隧道的三年蹉跎,老关亮剑出鞘,他的额开挖技术受到了领导的肯定,同事的折服! 2000年初,早已在铁道工程上风雨兼程6年的老关,转战刘家山隧道建设。时任工区长的他,带领全工区员工,形成了开挖、仰拱、矮边墙、防水板、边墙拱圈多工序平行作业,工厂化施工的可喜局面,快速施工的生产高潮迭起,生产纪录月月刷新。连续13个月实现双线单口月掘进超150米,月成洞超110米,提前14个月贯通,创下了双线隧道施工的新纪录,书写下一段里程碑似的新华章! 胸前“五一劳动奖章”在岁月的砥砺打磨中,显得更加熠熠生辉。白驹过隙,八年过去了,身经百战的老关也实现了心中那个坚定的信念—在隧道开挖方面成绩斐然。 面对滚滚而来的荣誉,他依然不忘初心。参加工作19年来,关寿东换了无数个岗位,工班长、领工员、工区长、作业队队长、生产副经理等与项目管理有关的岗位他都干过。无论在那个岗位,他都能够出色地完成岗位所赋予的工作内容。面对工作岗位的调整,尤其是职务上的“降格”之时,他总是坦然地说,“职务只是一个称谓,干好份内工作才是做人的本份”。 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坚守”一词的分量显得越来越重。关寿东高超的开挖技术,高水平的管理能力,优秀的人格魅力,让很多私企“垂涎三尺”,“钱对我来说固然重要,但比钱更重要的就是公司这个大家庭,是公司培养了我,没有二公司就没有我的今天,公司在发展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一遇到困难就逃避不是我做人准则。”面对“登门求贤”,他总是婉言谢绝。 同事眼中,老关是一个敬业奉献的好领导,每天一大早便进入隧道,亲临现场,把控每一个施工环节,出隧道时总是蓬头垢面,满身尘土。这对患有严重鼻炎的老关来说,每天都是用身体在拼。每晚夜阑人静,总会看到老关还在挑灯夜战,工序,技术,材料,进度,质量老关都要亲力亲为。在老关自己眼中,他不是一个称职的好父亲!2014年8月,未满六岁的儿子生病了,吵着要爸爸,此时老关的作业队正在如火如荼的大干,听着儿子电话里充满祈求的呼喊,老关强忍着思念与愧疚,安慰儿子几句后,便挂了电话,电话这头留着一张浊泪纵横的脸。 这就是老关,他用青春谱写一代筑路人的诗篇,他用忠诚践行着开路先锋的誓言,他用坚韧挑起了家庭与事业的重担,他用奉献勾勒着二公司美好的明天。 他 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关寿东,他告诉我们:平凡,亦是不平凡。 是啊,平凡亦是不平凡!三组别样画面,三段多彩人生,这些仅仅是我们二公司人的一个缩影,太多的画面我们无法用语言去一一描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每一个人都是平凡的,也可以是不凡的。所有的不凡都是一个个平凡的坚守与付出汇聚而成。在不凡中看见平凡,是一种智慧,催人奋进;在平凡中看见不凡,是一种态度,砥砺心智。对于我们路人而言,我们始终在筑两条路,一条行在脚下,一条立在心间。 上一篇:“诚信敬业”道德讲堂----三十七个人的守望 下一篇:新津有轨电车项目部开展消防应急预案现场演练得到业主充分肯定 最新 / news |
![]() |
|||
|